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_100块钱上门服务电话号码_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_小姐过夜收费价目表

河下街道穿运村:“以水为师”培育文明新风 “温暖治理”绘就生态新貌

  近年来,穿运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运河文化特色,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以水为师”,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深刻践行“党建引领温暖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在新时代乡村文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坚持党建引领,践行温暖治理

  穿运村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有2个小区、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875人,党员106名,拥有耕地429亩,辖区共划分了11个支网格、30个微网格。以党建为引领,选聘有较强责任心的退休干部、党员等兼任微网格员。秉持“民事、民议、民决”的理念,成立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小组,定期组织协商议事会议,物业公司、网格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交办、认领,按期解决。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将儿童活动室、青年之家、志愿者服务站、农家书屋、健身室等纳入党群服务阵地一体化管理,让群众健康有保障,休闲有去处。社区始终将“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群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常态化开展“暖心探访”敲门行动,关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代办服务。

  提升人居环境,勾勒绿色生态

  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农村旱厕改造,深入清除村组内外、死角积存垃圾,对多条破旧路面重新铺设。为了解决水体黑臭问题,对周边所有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管道1055米,实现了周边污水全收集,彻底解决了居民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完成河道清淤2700立方米,并妥善处置淤泥,解决了内源污染问题;进行生态修复,修缮生态补水设施,打造生态小公园,完成绿化种植11183平方米。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道路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可以对雨水进行接收、保存、过滤。河道两岸则采用阶梯式生态框砌筑,上部生态框中种植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可有效调节沿岸雨水径流;下部生态框中填装碎石,用于净化下渗雨水,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坚持以水为师,选树模范典型

  穿运村以“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着力点,坚持“以水为师”,学习水的海纳百川之包容、滋养万物之仁爱、水滴石穿之坚毅,大力推进居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村民群众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开展文明家庭、村级好人等模范典型评选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66户,“绿色家庭”8户,“节水型家庭”10户,“文明家庭”80户。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通过按户上门走访等形式,宣传从我做起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模范榜样作用,持续传递文明向上的正能量。

  丰富活动载体,弘扬文明新风

  以青年学习社为基础,延伸成立了金纽带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坚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理念,以“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主题,通过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积分的方式鼓励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走进村里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活动,定期开展义诊、理发、红色课堂等助老育幼活动,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纳凉取暖、手机充电的服务场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今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0余场次,群众对志愿者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大于90%,得到了广泛好评。

  维系运河纽带,留住乡愁记忆

  为了留住过往乡愁记忆,维系穿运人的情感纽带,穿运村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打造了运河文化展馆,通过古运春秋、漕运津梁、水工风物、天下粮仓、淮风楚韵五大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和展现了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历史脉络和人文精华。穿运村将继续探索古运河文化展览馆的发展途径,遵循穿运社区文化发展定位,不断丰富展馆藏品,加大展馆宣传力度,做好传统运河文化、居民生活习俗的维护,不断增强穿运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将展馆打造成为有特色的、有亮点的、有品位的社区文化展览馆。

  穿运村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温暖治理作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以水为师”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金纽带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辖区生态环境与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协同发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通讯员:李 华 葛 静

[ 编辑:苏 畅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

苏ICP备05001951号